(想进医院工作,先买房,应届生哭了。纷纷反对试行新政并提出质疑)
原标题:想进医院工作,先买房,应届生哭了。纷纷反对试行新政并提出质疑
前不久,广西一地级市出台了一条引起轩然大波的“试行新政”,更有网友直接表示:如果实行这条政策,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到底是什么样的政策,能引起如此激烈的反应?
据报道,今年3月份,广西某地级市卫健委组织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人口进城宣传,发动职工进城购房。为此,市直及各县区医疗卫生单位都组织了“集中进城看房团”。
4月,该地卫健委为“多形式引进各类各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印发《卫生健康系统引进卫生人才支持加快人口进城政策措施(试行)》,其中有一条为“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大力支持人口进城就业,优先聘用符合条件且在同等条件下已在城区新购房的应届毕业生。”
除了应届毕业生有额外待遇,进城购房的退休医师开办诊所,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审批。
政策中还提到,三甲医院引进的紧缺专业临床业务骨干(获得硕士学位及以上),在该地城区购房,医院给予一次性购房补贴5~10万元;一、二、三级医院引进的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临床业务骨干(获得硕士学历、学位及以上),在该地城区购房,医院给予一次性购房补贴20万元。补贴均为税后。
这条政策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购房有限入职,医疗质量如何得到保障?
应届毕业生,购房资金从何而来?
以房为名绑架工作,就业歧视如何解?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问题。
购房优先入职,医疗质量如何得到保障?
医疗系统优先录用“购房毕业生”,有网友直言:这个岗位和房子有什么关系?
显而易见,针对这条试行政策,首先让人担心的无疑是医疗质量的问题。
医疗行业作为特殊行业,技术、医德无疑是衡量医生水平的首要标准。将购房变成竞争医生岗位的左边加分右边项,不仅是对医护人员的不认可,更是对普通家庭的蔑视!
如果在城区买房就能被优先录取,那要怎么保证医疗质量?如果当地的医疗领域全部采取这项政策,那么这里的医疗还怎么能够让患者信任?
应届毕业生,购房资金从何而来?
其实,想要获得这“优先录取”的机会,没那么容易。
购房动辄需要几十上百万,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轻松拿出的。这些年为了买房掏空全家上下6个口袋,并非危言耸听。
可是作为刚走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买房资金从何而来?
工作是为了买房,买房才能获得工作,如此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也许家境丰厚、父母资金储备充足的家庭买得起房,可一般家庭又该如何是好?
以房为名,剥夺了底层出身年轻人的工作机会,是正确的吗?
更不要说在医疗领域内,大多数人的工资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初入临床几年的低年资医生,可能连日常开销都需要家里补贴。
这种情况下,拿什么辛辛苦苦供着房贷?年近三十仍然需要父母补贴,这对谁来说不是一个心里过不去的坎儿呢?
以房为名绑架工作,就业歧视如何解?
前一阵考编争议中,“小镇做题家”的称呼刺痛了无数苦苦奋斗、挣扎在生活中的人们。这些平凡却努力的人们,仅仅因为没有出生在罗马,就被权威媒体冷嘲热讽。相对的,有一部分人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只要张张嘴挥挥手,想要的一切就会轻易得到。
现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在城区新购房的应届毕业生”提出一种“赎去没有出生在罗马的原罪”的途径:只要买房,一切似乎迎刃而解。
但这条路,却是很多人需要举全家之力,拼尽全力才能达到的!
每个人都知道卫生健康系统单位招聘意味着什么,这些年多少医生为了一个编制拼尽全力,而现在,一套房就可以被“优先录取”。
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的,而我们拼尽全力,不过是为了获得踏入“公平”的门槛,但该地卫健委提出的这项政策,却打破了这充满汗水和辛劳的梦,让“普通人”多年的努力付之东流。
卫健委回应:试行政策,不会实施!
卫健委出台的这条“离谱”政策,其目的显然是为了响应号召,拯救岌岌可危的楼市。可是为了楼市,把手伸向治病救人的医疗领域,换句话说,这种行为又和“买房捐官”有什么差别呢?
从古至今,“捐官”都被人鄙视。如果连官位都可以用做买卖,那还有什么希望?同理,如果连关乎每个人性命的医疗岗位都会被“房”绑架,那要如何维持医护人员的一腔热血,如何保持大众对医疗系统的信任?
更有甚者,谁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出现更“魔幻”的政策?比如购房者终身免费核酸?购房者优先入院?
还好,卫健委对网上汹汹舆论做出了回应:这只是个试行政策,为响应市政府相关政策而所作出了相应调整,上述措施将不会实施。
当地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也表示,此前确有过该政策,目前暂未听闻有确凿消息该政策仍在实施,“后面出现了一些状况,听说可能会取消。”
这些年,医护背锅遭受的骂名、挨过的巴掌还少吗?恳请这种魔幻的提议不要再继续抹黑医疗系统、牵连医护人员了!
责任编辑: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咨询热线
1367173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