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专业一定要对口吗?)
不一定!应届生毕业如果对本专业比较感兴趣那就选择对口的行业,但是如果觉得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是很感兴趣,那就不必被专业对不对口所局限。
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时是陷入焦虑和迷茫状态中的:
比如说有的同学手里拿到了左边offer右边,但是很犹豫要不要接受,而没有左边offer右边的同学好像就更恐慌,只能够更加努力的去海投;
对选择职业方向迷茫,收集了大量的信息但是依然不知道该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去做选择,怕选错,也怕错过;
还有一个常见的困惑应该先就业还是先考研呢?看起来好像考研,有的时候不一定比那些本科的同学更容易找到工作,还白白的搭上了两年三年的时间。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呢?即使做了很多功课,好像还是很迷茫呢?
下面就给大家推荐一个比较实用的工具:TOP模型
他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的领域,这也是我们在做职业规划和人力资源分析的时候常用的一个模型TOP分别代表了优势、天赋、需求。把这三个圈套在一起,他们的交集就是你目前最有可能最值得去深挖的那个工作岗位。
TOP模型,图片来之网络
T:代表Talent,也就是您是否具备做好这项工作的能力;
O:代表Organization(也有人称是Opportunity),也就是您从事这项工作是否符合公司的需要,是否能够给企业带来增值效应;
P:代表Potential,表示您是否有足够的兴趣和激情投入您所从事的这项工作。
这个模型并不复杂,很容易理解,但也有可能在运用的过程中找不到到中间的交集?我觉得可能会有这几个潜在的因素:
第一是对自己的优势热情,兴趣,其实并没有那么的了解;
第二是过于恐慌,第一份工作的试错成本,有的时候我们很常见的会认为说第一份工作我一定要做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好像第一份工作做了什么,以后就只能做什么。其实也未必,有的时候对第一份工作的试错成本过于恐慌,也会让你很难做出一个决定来。
那基于我以往的一些个案和我自己的经验,我想给大家分享几条很实用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大家做第一份工作的选择有所帮助:
第一条建议是尽可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有什么想要什么
这里我想给大家提供几个可以和自己对话,帮助自己找到兴趣爱好线索的一些问题。
1)从小到大,你最擅长的是什么样的课程?你最喜欢里面的什么内容呢?
2)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有热情,哪怕这些事情并没有和你自己的本职工作或工作那么相关呢?
3)有没有什么事情是你一上手就能够学得快做得好,同时自己还很有成就感的。
4)身边人曾经给过你什么样的评价?
第二个建议是找到你自己有兴趣的行业职业做职业访谈
请问你真的了解你有兴趣的那个岗位,具体在做什么样的工作吗?
比较简单的方法联系你所认识的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样的工作,让他们给你讲讲每一天的工作内容大概是什么样的?
或者你在之前实习过的公司当中看到过什么样的岗位,让你觉得有兴趣你可以去访谈一下,看看那些岗位之中有没有什么部分是你感兴趣,你想去从事的呢?
我听到很多同学提到说想找一份光鲜体面的工作,然而很有可能你看到的光鲜体面,只是这个工作的表象。你不光要看到的是一个职业的艺术照,你更需要看到的是这个职业的生活照,也为日后你每天需要面对的是这个职位不带任何滤镜和美颜的素颜照做心理准备。
第三个建议是培养和锻炼以自己的可转移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机会转型转行的人
之前有说过软技能,常见的沟通演讲,项目管理,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可转移能力,而这些能力放在任何岗位行业当中其实都是实用的,例如一位报社记者写作能力不错,现在也可以成为新媒体左边公众号右边写作者。
看起来杂志社的记者和新媒体写作是两个行业,而且在两个不同的时代,其实差别很大,但其实这里面的核心技能都是关于写作,而写作就是一个可以转移的能力。
第四个建议在尝试中行动中总结,因为职业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其实我自己在大学毕业的时候,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汽车公司做市场策划和市场活动,工作都很顺利但总觉得自己的有些天赋并没有在当时的工作岗位中发挥出来。
后来我慢慢的发现我对人很感兴趣,所以我转行去做人力资源经常尝试最终我发现自己对于人才发展和培训是最有共鸣的。
这个探索是持续性,而且动态的,回到TOP模型它的好处是在于你在任何时候其实都可以把自己和整个市场的需求套用起来。这个探索是持续的,而且这个市场也是动态的,所以对自己好奇也是对这个市场好奇。在行动中,你能够发现自己更多的体验,也可以在行动中进行总结,因为职业是可以持续的发展和探索。
祝福每位毕业生都可以找到自己心仪的岗位和行业,未来可期!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咨询热线
1367173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