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毕业生回游,名校的尽头是县城吗?)
评论员董芳芳陈柯旭王晓娜
近几年,985、211毕业生争相“回游”县城惹争议,有人说机会人人平等,高学历人才去基层也能发光发热;也有人质疑回去是“抢饭碗”。那么该鼓励名校生入县城吗?
“985”为何涌入县城
王晓娜:名校生进县城,要么是心仪的工作竞争激烈,要么是权衡利弊选择了安稳的捷径,要么就是迷茫的随波逐流。我们很少看到名校生是因为热爱县城才进入县城。选择县城,大多是保底,是退路,是对现实的屈服。
陈柯旭: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国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培养一名高才生,明明北上广深任他选,或者留学校继续培养下一代高知分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回馈社会。
董芳芳:学而优则仕,名校生为什么不能到县城去做公务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有图离家近选择县城的,还有想要扎根基层为群众服务,况且地方政府也在竭力提高引才待遇,也不能因为地方穷、地方小就说没有发挥的空间,基层建设是基石,更需要人才去浇筑、打实。
没有家国情怀就不要考公
陈柯旭:他们大可以用所学知识去搞学术研究,夯实可行的理论基础,再让下面的人来实践。
董芳芳:做事情要知行合一,理论再好,不接触实际也是空中楼阁,融入群众更能体会到民生疾苦。况且又不一定要一辈子待在县城,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懂得人民想要什么,以后的路才不会脱离群众。
王晓娜:一份工作,想要干得长远,除了稳定,还有热爱。在不少人把稳定工作、收入作为大学毕业生的首要追求时,还有多少人能顾及情怀和理想。最近,一大学校长喊话新生“没有家国情怀就不要考公”。如果不是带着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投身县城,恐怕工作的意志也会被十年如一日的事务消磨。就像你和不喜欢的人结婚,刚开始还能装一下,时间长了,就装不下去了。
偏远地区也需要“985”
陈柯旭:究竟是真的想为人民服务,还是逃避北上广深的996内卷,图一个稳定清闲,那就不得而知了。
董芳芳:首先,每个人都有选择任何工作岗位的权利,只要你能胜任。其次,基层岗位是试左边金石右边,如果不适应可以辞职,将岗位留给下一位人才,不管是公务员还是其他工作,都会有不适应的情况。最后,人才涌入县城,真正干实事、热爱岗位的自然会坚持到最后,淘汰掉那些意图躺平、求清闲的人。
陈柯旭:县与县也有区别,媒体报道以偏概全。高才生回县城,说句实在的,他们涌入刚脱贫的县城了吗?考到偏远地区的县城了吗?他们去的大部分是大城市周边的县城。如果是真的热爱,那就应该有“到任何一个祖国需要我的地方”的觉悟,而不是现在一些县城挤破头,一些地方急需人才却门可罗雀。
涌入县城还要融入县城
董芳芳:平心而论,高才生回乡搞发展,不比其他人更有可能带领群众致富?地方急需人才无人问津,那就把引进人才的待遇提高上来,“热销”县城岗位也就那么多,人才们卷累了自然会另谋出路,况且一心想进县城躺平的人,到了其他岗位也不会有太大奋斗的志向,指望不上他们在其他地方为国家发光发热。
陈柯旭:很多偏远地区引进人才的待遇不比别的地方差,关键是年轻人做好吃苦受罪的准备了吗?如果说基层岗位是试左边金石右边,不适应可以辞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到基层折腾一圈再跑,这样不就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了吗?
王晓娜:名校生进县城,是他们的自由,他们也有追求安稳的权利。只不过,希望他们在选择县城时,能够多一份热爱,而不仅仅是谋求安稳;希望县城引进的不只是学历,还有他们的真心。名校生要把家国情怀融入县城,在基层踏实工作、发光发热,带动县城发展,才真正对得起自己享受过的教育资源。
举报/反馈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咨询热线
13671738356